当试管里的科技结晶跃入轰鸣的生产线,新质生产力的种子正在高台破土生长!高台县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,让实验室的“创新力”加速变身发展一线的“生产力”。
从实验室奔向生产线,成果落地是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有力体现。今年,兰能投(甘肃)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利用年产10万吨醇基燃料生产设备设施,技改升级年产15万吨汽油生产线,产出的国六标准汽油,辛烷值跃升带来更强动力,排放却大幅降低——科技加持让传统能源焕新。“5月份正式推向市场,截至目前销售了100吨左右,燃烧性、动力包括清洁能源方面反馈相当良好,客户满意度也是比较高的。”兰能投(甘肃)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宗晏说。
这条生产线的背后,是高台县煤炭清洁循环利用的科技突围。企业以煤焦油加氢技术为支撑,形成涵盖“气-醇-油-氢-电”的循环经济产业链。“前半年完成车用柴油产量是5.1万吨,完成石脑油产量是2.6万吨,生产车用汽油300吨,共计完成产值6.1亿元,全年计划产值13亿元。”兰能投(甘肃)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宗晏说道。
在甘肃隆丰祥种业有限公司实验室里,另一场“种子方舟计划”正在启航。刚刚斩获全县首家种子进出口许可证(E证),公司就聚焦中亚等地区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,培育适应性更强、产量更高的优质新品种,积极拓展海外市场。“将我们自己培育的品种,适合国外种植的品种走出去,在那边种植,把种植的商品再调回来,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借船出海、借机下蛋的效果。”甘肃隆丰祥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万忠说。
作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、甘肃省创新型中小企业,甘肃隆丰祥种业有限公司每年投入300万元研发资金,构建起横跨甘肃、海南的商业化育种网络。“现在已经育成了16个品种,隆丰3106在黄淮海(地区)推广面积将近100万亩,隆丰211每年推广都在20万亩以上。” 甘肃隆丰祥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万忠说道。
高台县紧盯科技成果转化“最后一公里”,畅通政策、市场、金融、服务四大通道,建立在研重点项目、科研成果和拟转化项目“三项清单”,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、“双向奔赴”。今年上半年,全县新授权专利59件,有效发明专利46件,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,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件,登记省级科技成果11项,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5.085亿元。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各5家。
当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相拥,高台——这座丝绸古道上的明珠,已然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。